灵枢·五色
-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甚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卒死?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乎!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
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阴之属也。
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而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上一篇:灵枢·禁服 下一篇:灵枢·论勇 -
作者:张云昌 孟蓬生等
雷公问黄帝道:面部五种气色的变化,是仅仅反映在明堂部位吗?我不知道其中的含意。
黄帝说:明堂,就是鼻部;阙,就是两眉之间;庭,就是额头;蕃,就是两颊侧面;蔽,就是耳门。这些部位都方正开阔,距离十步之外,可见这些部位从正面显现,象这样的面相,一定会长命百岁。
雷公问:如何辨别五官所显的气色?
黄帝说:鼻骨高而隆起,鼻梁平且直,五脏的征候依次反映在鼻部中央,六腑的征候则反应在挟持鼻部两侧的部位,眉间、颜额在上,反映头面情况,两眼之间在下,反映心脏这个王宫的情况。当五脏在胸腔中安定和顺时,鼻部中央色泽正常,病色不显,鼻部看上去润泽清亮,如此,五官所显的病色怎么会辨别不出呢?
雷公问:如果要辨别病色,可否让我听听具体方法呢?
黄帝说:五脏的各自的病色,各自会显现在相应的部位。若鼻部中央两侧反映五脏六腑的部位出现骨陷现象,那么此人一定是生病了。如果各部位的气色显现于其相生的部位,表明病情虽重,但不至于死亡。
雷公问:五色所主的是什么病症?
黄帝说:青、黑色主痛,黄、赤色主热,白色主寒,这就是五色所主。
雷公问:病情的加重和病邪的将衰,如何诊断?
黄帝说:外腑内脏的疾病的加重和将衰都在脉象上显现。切按病人的脉口,脉现滑、小、紧且沉的,其病日益加重,病在五脏;人迎脉气出现大、紧且浮的,其病日益加重,病在六腑。脉口脉象浮滑的,病情日趋严重;人迎脉象沉而滑的,病情日渐减轻。脉口脉象滑且沉的,疾病日益严重,病在五脏;人迎脉象滑盛且浮的,疾病日益严重,病在六腑。脉象浮沉大小一样,与人迎和寸口脉象四季有别相悖,其病难于治愈。病在五脏,脉象沉而大的,病易治愈;脉象沉而细小的,真阴衰而病呈逆象。病在六腑,脉象浮而大的,其病容易治愈。人迎脉象盛而坚的,表明外伤于寒邪;气口脉象盛而坚的,表明内伤于饮食。
雷公问:怎样用面部气色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黄帝说:如果病人面部气色略为明亮,病轻;病人面部气色沉滞晦暗,病重。如果面部病色向上发展,表明病情日益严重;如果病色向下行,如同浮云散去,表明病将痊愈。五种病色,各自反映在面部脏腑所属的部位,有的反映在鼻两侧,即外部,是六腑的病色;有的反映在鼻中央,即内部,是五脏的病色。病色从外部向内部发展的,表明病邪从表入里;病色从内部向外部发展的,表明病邪从里出表。病生于五脏的,先治其脏,后治其腑,如果治反了,病情就日益严重;病生于六腑的,先治其表,后治其里,如果颠倒而治,病情就会日趋严重。如果脉象滑大或脉代而长的,表明病邪外侵而来,病人目有所妄见,心有所妄想,这是阳气过盛而致的病,治疗应泻阳补阴,病就会好的。
雷公问:我听说风邪是百病的根源;而厥痹之病,是寒湿之气引起,从面色上如何分辨?
黄帝说:应当观察眉间的气色,如果呈现出浮薄光泽,就是风病;如果出现沉浊晦暗之色,就是痹病;如果病色显现在下颏,就是厥病,这是一般的规律,即根据各部位的色泽来诊断疾病。
雷公问:有的人没显什么病象却突然死亡,怎样才能预知呢?
黄帝说:元气大虚,大邪之气侵入脏腑,虽然没有病象,也会突然死亡。
雷公间:病稍微好转,而病人却突然死亡,怎样才能预知呢?
黄帝说:如果赤色显现在两边颧骨上,大如拇指一般,病虽稍微好转,病人肯定会突然死亡。如果黑色显现在天庭上,大如拇指一般,肯定会不显病象而突然死亡。
雷公拜了两拜说:讲得好啊!病死可以预知吗?
黄帝说:观察面部气色的变化来判断病人死亡的时间。
雷公说:好啊!我愿全面地了解如何观察。
黄帝说:天庭,反应头面部的疾病;眉间之上,反应咽喉的疾病;两眉之间,反应肺脏的疾病;两眼之间,反应心脏的疾病;两眼之间直下的鼻柱,反应肝脏的疾病;鼻柱左侧与颧骨间的部位,反应胆的疾病;鼻尖,反应脾的疾病;鼻尖两侧略向上的部位,反应胃的疾病;面部正中央,反应大肠的疾病;挟面中央的两颊部位,反应肾的疾病;肾属的颊部下方,反应脐部的疾病:在鼻准以上的两侧的两颧之内的部位,反应小肠的疾病;鼻准以下的人中处反应膀胱、子宫的疾病;说到各部位所反应的四肢疾病,就是颧骨反应肩部疾病;颧骨后方反应手臂的疾病;在该部位下方,反应手的疾病;眼内角上方,反应胸部和两乳的疾病;挟两颊外方的耳边部位,反应背部疾病;沿牙床颊车穴以下部位,反应大腿疾病;两牙床中央部位,反应膝部疾病;该部位以下反应小腿的疾病;再下的部位反应足部的疾病;嘴旁大纹处,反应大腿内侧的疾病;颊下曲骨部位,反应膝盖骨的疾病;以上是与五脏六腑肢体相应的面部各部位,各有各自的范围。各自部位的范围明确了,治疗时,阴衰而阳盛的,用补阴法来调和;阳衰而阴盛的,用助阳法来调和。只要先仔细察明各部位所显现的色泽再施治,每次诊治都会十分恰当。能够辨别阴阳二气运行是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就可说是了解了阴阳运行的规律了。男女病色的反应,其位置是不同的,所以说了解了阴阳运行的规律,又能仔细观察面部各部位气色的润泽和晦暗,从而确诊病的部位和轻重,这可称得上是好医生。
面色沉滞晦暗,表明是在里在五脏的疾病。面色浅浮有光泽,表明是在外在六腑的疾病。面色黄赤是热病,面色青黑是痛病,面色苍白是寒症,面色发黄而油亮表明疮痈化脓,面色特别赤红的是有留血,疼痛极了就会发生筋脉拘挛,受寒深就会出现皮肤麻木。五种病色各自显现在脏腑肢节所属的面部部位上,观察它们的沉浮,可以知道病邪的深浅;观察五色的润泽或晦暗,可以知道病情的轻重;观察五色的离散或聚集,可以知道病期的长短;观察五色的上下,可以知道病的部位;全神贯注地观察病人面部五色变化,可以知道病的过去和现在。因此,观察面部气色不细致入微,就不知道病的好坏,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才能了解病的过去和现在。面色明亮而不粗糙,其病不重;面色既不明亮,也不润泽,而显沉滞晦暗的,病情严重。病色离散而不聚集的,病势好转;如果病色离散仅有气滞不通所引起的疼痛,就表明不是积聚的病。肾病所呈的黑色侵犯面部心脏的部位,是因为心脏先有了病,所以肾病的黑色乘虚而入。病色的显现,很多是如此的。
男子的病色显现在鼻准上,病发为小腹疼痛。向下牵连睾丸疼痛。如果病色显现在人中水沟处,就会发生阴茎疼痛。病色在人中水沟的上半部,阴茎根部作痛;病色在人中水沟的下半部,阴茎头部作痛,这是狐疝和癀阴一类的病。
女子的病色显现在鼻准上,表明膀胱和子宫有病。病色散,为痛症;病色聚集,为积聚病。积聚在内,或方或圆,或左或右,各与病色的形状相似。如果病色一直下行到唇部,就是白淫病。如果病色光润如脂,就是暴食或吃了不洁食物导致饮食停滞,淤积痰涎的表现。
病色显现在面部左侧,就是左侧有病;病色显现在面部右侧,就是右侧有病。面部有病色,或聚或散而不端正的,观察面部病色所在的部位,就可以知道发病的部位。气色,就是指青、黑、赤、白、黄五色,它们都应端正充盈地显现在所属的部位上;如果出现在其他部位上,如心主的赤色出现在鼻准上,大如榆荚,不过几天,必有病变。如果病色形状为上边尖锐,表明头部正气虚,病邪将向上发展;如果病色形状为下边尖锐,表明病邪将向下发展,病色形状左右尖锐,表明病邪将向左右发展。五色和五脏相对应的关系是,青为肝色,赤为心色,白为肺色,黄为脾色,黑为肾色。肝与筋相合,心与脉相合,肺与皮肤相合,脾与肌肉相合,肾与骨相合。依据这种相应关系,就可诊断疾病。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译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今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库全书
- 「论语」
- 「周易」
- 「冰鉴」
- 「素书」
- 「明史」
- 「孝经」
- 「史记」
- 「周礼」
- 「尚书」
- 「左传」
- 「茶经」
- 「元史」
- 「礼记」
- 「心经」
- 「论衡」
- 「宋史」
- 「易传」
- 「晋书」
- 「六韬」
- 「汉书」
- 「华严经」
- 「镜花缘」
- 「罗织经」
- 「公羊传」
- 「传习录」
- 「太玄经」
- 「抱朴子」
- 「孽海花」
- 「阴符经」
- 「圆觉经」
- 「千金方」
- 「楞伽经」
- 「黄庭经」
- 「法华经」
- 「战国策」
- 「三国志」
- 「水经注」
- 「旧唐书」
- 「百家姓」
- 「伤寒论」
- 「商君书」
- 「红楼梦」
- 「水浒传」
- 「三字经」
- 「北齐书」
- 「山海经」
- 「新唐书」
- 「淮南子」
- 「搜神记」
- 「西游记」
- 「后汉书」
- 「千字文」
- 「金刚经」
- 「地藏经」
- 「弟子规」
- 「菜根谭」
- 「大唐西域记」
- 「神农本草经」
- 「徐霞客游记」
- 「声律启蒙」
- 「贞观政要」
- 「随园诗话」
- 「文心雕龙」
- 「濒湖脉学」
- 「朱子家训」
- 「幼学琼林」
- 「孙子兵法」
- 「老残游记」
- 「孔子家语」
- 「吕氏春秋」
- 「容斋随笔」
- 「聊斋志异」
- 「围炉夜话」
- 「笑林广记」
- 「资治通鉴」
- 「三侠五义」
- 「太平广记」
- 「颜氏家训」
- 「天工开物」
- 「世说新语」
- 「无量寿经」
- 「剪灯新话」
- 「醒世恒言」
- 「警世通言」
- 「小窗幽记」
- 「了凡四训」
- 「本草纲目」
- 「三十六计」
- 「陶庵梦忆」
- 「孙膑兵法」
- 「隋唐演义」
- 「封神演义」
- 「增广贤文」
- 「黄帝内经」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六祖坛经」
- 「梦溪笔谈」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