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简介
-
王维所在朝代:唐代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山中送别/送友/送别
- 鹿柴
- 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 终南别业
- 竹里馆
- 鸟鸣涧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别
- 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 终南山
- 相思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送别
- 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
- 山居秋暝
- 使至塞上
-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 杂诗三首·其二
-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 观猎
- 杂诗
- 留别丘为
- 田园乐七首·其二
- 田园乐七首·其四
-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 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 田园乐七首·其一
- 田园乐七首·其三
- 田园乐七首·其七
- 留别钱起
- 杂诗
-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 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
- 田园乐七首·其五
- 酬张少府
- 送梓州李使君
- 酬郭给事
-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
- 榆林郡歌
-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 辋川集。南垞
- 书事
- 资圣寺送甘二
- 谒璿上人
- 新秦郡松树歌
-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 送方城韦明府
- 秋夜独坐/冬夜书怀
- 酌酒与裴迪
- 辋川集。金屑泉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山中
- 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
-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
- 老将行
- 同崔傅答贤弟
- 不遇咏
-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 送刘司直赴安西
-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 晚春归思
-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 班婕妤三首
- 辋川集。木兰柴
- 哭孟浩然
- 伊州歌
- 疑梦
-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 别綦毋潜
- 冬日游览
- 渡河到清河作
- 燕子龛禅师
- 别弟妹二首(一作卢象诗)
-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 问寇校书双谿
- 送李判官赴东江
- 送封太守
- 送友人南归
- 归嵩山作
- 春园即事
- 凉州郊外游望(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 泛前陂
- 登河北城楼作
- 千塔主人
- 待储光羲不至
- 酬慕容十一
-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红牡丹
- 山茱萸
- 送沈子归江东/送沈子福之江东
-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送神
- 陇西行
-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 早春行
- 赠李颀
-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 渭川田家
- 过李楫宅
- 瓜园诗
-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 纳凉
- 送康太守
- 桃源行
- 洛阳女儿行
- 青雀歌(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
- 答张五弟
-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 送崔九兴宗游蜀
- 送崔兴宗
- 归辋川作
- 淇上田园即事
- 愚公谷三首(青龙寺与黎昕戏题)
-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 清如玉壶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
- 辋川集。文杏馆
- 送韦评事
- 灵云池送从弟
-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女歌。迎神
- 杂曲歌辞。苦热行
- 酬诸公见过(时官未出,在辋川庄)
-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 早朝
- 献始兴公(时拜右拾遗)
-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 赠刘蓝田(一作卢象诗)
- 赠房卢氏琯
- 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 奉送六舅归陆浑
- 送张五归山
- 春中田园作
- 宿郑州
- 送权二
- 休假还旧业便使(一作卢象诗)
- 哭殷遥
- 夷门歌
- 陇头吟
- 燕支行(时年二十一)
- 赠吴官
-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 送崔五太守
- 寒食城东即事
- 赠裴迪
- 黄雀痴(杂言走笔)
-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东阿覆釜村)
- 鱼山神女祠歌。迎神
-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卢照邻)
-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 送严秀才还蜀
- 送张判官赴河西
- 送张道士归山
- 送钱少府还蓝田
- 送丘为往唐州
-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
- 送平澹然判官
-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送李员外贤郎
- 送孟六归襄阳(一作张子容诗)
- 过崔驸马山池
- 登辨觉寺
- 郑果州相过
- 韦给事山居
- 山居即事
- 辋川闲居
- 春日上方即事
- 戏题示萧氏甥
- 听宫莺
- 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辛夷坞
- 画
- 少年行四首
- 赠裴十迪
-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 齐州送祖三/河上送赵仙舟/淇上别赵仙舟
-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 西施咏
- 偶然作六首
- 叹白发
- 雪中忆李楫
-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 送邢桂州
-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 赋得秋日悬清光
-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
- 出塞作
- 早秋山中作
- 息夫人
- 辋川集。茱萸沜
- 临湖亭
- 辋川集。欹湖
- 辋川集。柳浪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
- 阙题二首
-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
- 秋夜曲
- 送缙云苗太守
- 送高適弟耽归临淮作(坐上作)
- 蓝田山石门精舍
-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
- 李处士山居
- 新晴野望
- 送李睢阳(一本以前九句自为一首)
- 登楼歌
-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
- 送贺遂员外外甥
- 送杨长史赴果州
-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 上张令公
- 赠东岳焦炼师
-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送祢郎中
- 济州过赵叟家宴
- 投道一师兰若宿
-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
- 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
-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 辋川别业
- 白石滩
- 辋川集。椒园
- 临高台送黎拾遗
- 别辋川别业
-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 赠裴旻将军
- 戏题盘石
-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 扶南曲歌词五首
-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不果斯诺
- 青溪/过青溪水作
- 早入荥阳界
- 过太乙观贾生房
-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杂诗》)
- 冬夜书怀
- 白鼋涡(杂言走笔)
-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 早朝
-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送岐州源长史归(同在崔常侍幕中,时常侍已殁)
-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济州)
- 登裴秀才迪小台
- 过香积寺
-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 晓行巴峡
- 东谿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
- 积雨辋川庄作
- 听百舌鸟
- 辋川集。斤竹岭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
- 赠韦穆十八
-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 崔兴宗写真咏
- 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号)
- 凉州赛神(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 叹白发
- 奉寄韦太守陟
- 林园即事寄舍弟ヨ(次荆州时作)
-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
-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 酬黎居士淅川作(昙壁上人院走笔成)
- 送陆员外
-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 送从弟蕃游淮南
-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走笔成)
- 观别者
- 华岳
- 丁田家有赠
- 韦侍郎山居
- 饭覆釜山僧
- 苦热
- 李陵咏(时年十九)
-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 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一作寄崔郑二山人)
- 羽林骑闺人
-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
- 宋进马哀词
-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 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 寄荆州张丞相
-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 送张五諲归宣城
- 送孙二
-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 与卢象集朱家
-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 过福禅师兰若
-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
-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 喜祖三至留宿
-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
- 送孙秀才(《纪事》作王缙诗)
-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时为右补阙)
-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 赠焦道士
- 送李太守赴上洛
- 送熊九赴任安阳
- 山中示弟
-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 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 游化感寺
- 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
- 田家
-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 哭褚司马
-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即事
-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等诸公
- 送方尊师归嵩山
- 送杨少府贬郴州
-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 辋川集。孟城坳
- 辋川集。华子冈
- 辋川集。宫槐陌
- 辋川集。栾家濑
- 辋川集。北垞
- 辋川集。漆园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鸬鹚堰
-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 山中寄诸弟妹
- 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 戏题辋川别业
- 寄河上段十六
-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示裴迪
- 戏嘲史寰
- 送殷四葬(一作哭殷遥)
- 句
-
生平
作者:佚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的诗词、作品
相关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今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