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简介
-
温庭筠所在朝代:唐代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梦江南·千万恨
- 商山早行
- 望江南·梳洗罢
- 车驾西游因而有作
-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
- 过分水岭
- 南歌子(歌或作柯,一名春宵曲)
- 杂曲歌辞。西洲曲
- 过陈琳墓
- 张静婉采莲歌
- 送崔郎中赴幕
- 过五丈原/经五丈原
- 病中书怀呈友人
- 洞户二十二韵
- 题僧泰恭院二首
- 嘲春风
- 湘宫人歌
- 觱篥歌(李相妓人吹)
- 水仙谣
- 惜春词
- 秋日
- 送李亿东归
- 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
- 利州南渡
- 题崔公池亭旧游(一作题怀贞亭旧游)
- 蔡中郎坟
- 瑶瑟怨
-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 碧磵驿晓思/碧涧驿晓思
- 正见寺晓别生公
- 题中南佛塔寺
- 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
- 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
-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 更漏子·玉炉香
- 更漏子·柳丝长
- 定西番
- 酒泉子
- 菩萨蛮
- 河渎神
- 相和歌辞。江南曲
- 相和歌辞。常林欢
- 杂歌谣辞。邯郸郭公辞
- 莲浦谣
- 锦城曲
- 拂舞词/公无渡河
- 雉场歌
- 罩鱼歌(杂言)
- 春洲曲
- 湘东宴曲
- 东峰歌
- 醉歌
- 江南曲
- 春江花月夜词
- 陈宫词
- 春日野行
- 法云寺双桧(一作晋朝柏树)
- 送陈嘏之侯官兼简李常侍
- 投翰林萧舍人
- 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
- 李羽处士故里
- 池塘七夕
- 西江上送渔父
- 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
- 题韦筹博士草堂(一作薛逢诗,题作韦寿博书斋)
- 经旧游(一作怀真珠亭)
- 和友人伤歌姬
- 宿城南亡友别墅
- 题河中紫极宫
-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太宗升遐之所)
- 题卢处士山居/处士卢岵山居
- 送人南游
- 偶题
- 题萧山庙
-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
- 苏武庙
-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
- 春日
- 洛阳
- 雪二首
- 宿白盖峰寺寄僧
-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
- 寄崔先生
- 清明日
-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 思帝乡
- 归国遥(国一作自,遥一作谣)
- 更漏子
- 杂歌谣辞。黄昙子歌
- 夜宴谣
- 郭处士击瓯歌
- 照影曲
- 蒋侯神歌
- 晚归曲
- 昆明池水战词
- 东郊行
- 懊恼曲
- 三洲词
- 烧歌
- 寓怀
- 酬友人
- 边笳曲(一作齐梁体)
- 春日(一作齐梁体)
- 咏春幡
- 咏嚬(一作齐梁体)
- 寒食日作
-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 南湖
- 题西明寺僧院
- 题望苑驿(东有马嵬驿西有端正树一作相思树)
- 题柳
- 回中作
- 七夕
- 题裴晋公林亭
- 咸阳值雨
- 题端正树
- 赠张炼师
-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太宗升遐之所)
- 地肺山春日
- 送人东游
- 寄山中友人
- 赠考功卢郎中
- 敷水小桃盛开因作
-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 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
- 秋雨
- 原隰荑绿柳
-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 早春浐水送友人
- 登卢氏台
- 牡丹二首
- 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
- 苦楝花
- 禁火日
-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 酒泉子·花映柳条
- 杨柳八首·其三
-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 戏令狐相
- 蕃女怨
- 遐方怨
- 诉衷情(一名一丝风)
- 玉蝴蝶
- 女冠子
- 清平乐
- 河传
- 木兰花(即春晓曲)
- 横吹曲辞。雍台歌
- 相和歌辞。懊恼曲
- 相和歌辞。堂堂
- 相和歌辞。三洲歌
- 相和歌辞。阳春曲
- 舞曲歌辞。屈柘词
- 杂曲歌辞。侠客行
- 杂曲歌辞。湖阴曲
- 杂曲歌辞。达摩支
- 杂歌谣辞。苏小小歌
- 鸡鸣埭曲
- 织锦词
- 遐水谣
- 晓仙谣
- 生禖屏风歌
- 舞衣曲
- 黄昙子歌
- 太液池歌
- 雍台歌
- 吴苑行
- 常林欢歌
- 塞寒行
- 湖阴词
- 汉皇迎春词
- 兰塘词
- 故城曲
- 谢公墅歌
- 台城晓朝曲
- 走马楼三更曲
- 达摩支曲(杂言)
- 阳春曲
- 会昌丙寅丰岁歌(杂言)
- 碌碌古词
- 春野行(杂言)
- 堂堂曲
- 春愁曲
- 苏小小歌
- 春晓曲(一作齐梁体)
- 猎骑辞
- 西州词(吴声)
- 长安寺
-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 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艺于庭亦既逾岁…遂寄情于此
- 七夕
- 观舞妓
- 经西坞偶题
- 金虎台
- 侠客行(一作齐梁体)
- 咏晓
- 芙蓉
- 敕勒歌塞北
- 邯郸郭公词
- 古意
- 齐宫
-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
-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 太子西池二首(一作齐梁体)
- 西陵道士茶歌
- 过西堡塞北
- 开圣寺
- 赠蜀府将(蛮入成都,频著功劳)
- 寄清源寺僧
-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一作哭卢处士)
- 题李处士幽居
- 赠李将军
-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 题友人池亭(一作偶题林亭)
- 赠袁司录(一即丞相淮阳公之犹子与庭筠有旧也)
- 偶题
-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 哭王元裕
- 春日野行
- 溪上行
- 春日偶作
-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
- 马嵬驿
- 和道溪君别业(一作和友人溪居别业)
- 奉天西佛寺
- 寄分司元庶子兼呈元处士
-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 偶游
- 寄河南杜少尹
- 赠知音
- 和友人题壁
-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一作下第寄司马札)
- 经李征君故居(一作王建诗)
- 老君庙
-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因有此作
- 伤温德彝(一作伤边将)
- 赠少年
- 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 夏中病痁作
- 题友人居
- 题李相公敕赐锦屏风
- 元处士池上
- 华阴韦氏林亭
- 寄裴生乞钓钩
- 长安春晚二首
- 三月十八日雪中作
- 弹筝人
- 渭上题三首
-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 题城南杜邠公林亭(时公镇淮南自西蜀移节)
- 夜看牡丹
- 鄠杜郊居
- 四皓
-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 洞户二十二韵
-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 送洛南李主簿
- 巫山神女庙
- 题陈处士幽居
- 握柘词
- 初秋寄友人
-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经)
- 早秋山居
- 和友人盘石寺逢旧友
- 赠郑处士
- 江岸即事
- 赠隐者
- 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
- 送并州郭书记
- 赠越僧岳云二首
- 咏山鸡
- 清旦题采药翁草堂
- 题竹谷神祠(一作谷神庙)
- 途中有怀
-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 登李羽士东楼
- 西游书怀
- 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
- 和段少常柯古
- 海榴
- 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因作双韵声
- 寄山中人
- 送淮阴孙令之官
- 宿辉公精舍
- 赠僧云栖
-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
- 题造微禅师院
- 旅次盱眙县
- 鄠郊别墅寄所知
- 京兆公池上作
-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 题薛昌之所居
- 东归有怀
-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
- 博山
- 送卢处士游吴越
- 过新丰
- 过潼关
- 题西平王旧赐屏风
- 河中陪帅游亭(一作陪河中节度使游河亭)
- 和赵嘏题岳寺
- 送客偶作
- 寒食前有怀
- 宿云际寺
- 寄岳州李外郎远
- 游南塘寄知者
- 寄卢生
-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 宿松门寺
- 咏寒宵
- 雨中与李先生期垂钓先后相失,因作叠韵
- 春日雨
- 细雨
- 春初对暮雨
- 送人游淮海(一作宿友人池)
- 宿秦生山斋
- 赠楚云上人
- 送僧东游
- 盘石寺留别成公
- 马嵬佛寺
- 清凉寺
- 赠卢长史
-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 晚坐寄友人
- 送北阳袁明府
- 送李生归旧居
-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 江上别友人
- 与友人别
-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成四十韵
- 敬答李先生
- 宿沣曲僧舍
- 宿一公精舍
- 月中宿云居寺上方
- 反生桃花发因题
- 杏花
- 题磁岭海棠花
- 答段柯古见嘲
- 莲花
- 过吴景帝陵
- 龙尾驿妇人图
- 薛氏池垂钓
- 简同志
- 瑟瑟钗
- 元日
- 二月十五日樱桃盛开自所居蹑履吟玩竞名王泽章洋才
- 嘲三月十八日雪
- 客愁
- 和周繇(一作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诗)
- 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
- 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 题李卫公诗二首
- 题谷隐兰若
- 观棋(一作段成式诗)
- 句
- 遐方怨·花半拆
-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 杨柳枝
- 更漏子·星斗稀
- 河传·湖上
-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
生平
作者:佚名
才华横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唯《花间集》中尚存有其词六十六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在中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极为罕见,实在令人惊叹之至!考场救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第。今可考者,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温庭筠将近40岁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李永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受灾祸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士。在他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鄠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待在家里,不得而知。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唐懿宗大中九年(855年),温庭筠又去应试。这次应试是沈询主春闱,温庭筠却由于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事件的起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扰乱了科场。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5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思,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绹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绹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绹的才学。唐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绹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绹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绹无学。令狐绹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唐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隋州隋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大中十一年(857年),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45岁。在襄阳,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待了几年时间后,唐僖宗咸通二年(861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49岁了,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博饮狎昵。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咸通四年(863年),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绹,令狐绹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51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才高累身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 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野史轶闻
作者:佚名
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均。温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追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 “温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 "皇上说:"不是。" 因此把温庭筠贬为坊城尉。皇帝在诏书中说:”读书人应以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 温庭筠负有不羁之才,没有得到机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国公杜悰从西川调到淮海,温庭筠到了韦曲的林亭,写了一首诗:
卓氏炉前金线柳,随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豳公看到后,赏他绢布一千匹。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考试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 侍郎沈询主持的一次考试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考试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从此以后,温更加不得意。累身岂止干皇帝
在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若接连不断地得罪了上级,那他青云直上的希冀恐怕就会被无声无息地取消了。这可真是令人深感悲哀的事情。
晚唐时期的著名诗词作家温庭筠,①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他少年时期便已天才雄赡,词气英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写成数万字的文章,却丝毫不觉得费力。他只要把手交叉着调弄了八次,一首声情并茂的七律诗便出来了。但只是很可惜,他在考场里的出色表现只能当“枪手”而代人捉刀——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里常说的代考者的“发轫”吧,而他自己却始终是那么不如意。只是他的文名委实太大了,以至于连爱好写诗的宣宗皇帝,因想不出拿什么来对“金步摇”时,遂想要让这个还考不取进士的温庭筠来对;温当即就对以“玉条脱”,②宣宗也不得不佩服他这敏捷的才思了。针对“白头翁”,温庭筠就来个“苍耳子”;这对仗也极工稳,所以自然又引来了人们的一片赞叹之声。
而温却是一个性格放荡不羁的人,为此,他给自己后来的生活添了许多麻烦。在一个冬日里,天色比较阴暗,爱好微服出行的宣宗跟温庭筠在一个旅馆里凑巧遇上了,但他俩当时互不认识;温比较傲慢,而且还带有戏谑的口吻问宣宗:“您不就是当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吗?”在得到否认后,温又继续问询:“那么,您莫非就是那些县尉、主簿之类的人吧?”对温所涉的一众小官,宣宗只得说道:“皆非也!”回宫后,宣宗心里实在觉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温贬谪到了方城当县尉去。为此,给他送行的一群诗友都为之深深叹息;在大家为这次送行所做的诗里,诗人纪唐夫的七律诗是写得最好的,其诗云:
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
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且尽绿醹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③
事实上,温庭筠在冒犯皇帝被贬谪到远方任小官之前,他还得罪过时任宰相的令狐绹,致使他受到疏远,导致他的仕途尤其蹭蹬不堪。
当时,宣宗爱好听那些漂亮的宫女歌唱《菩萨蛮》词,但文墨有限的名宦之子、宰相令狐绹便把这事儿交给了温办理。温把词写好并让令狐呈献给皇帝后,当即就得到了赞赏。令狐原本吩咐过温不要把这代作词的实情“捅”出去,结果温还是给捅了出去。这样一来,觉得自己的老脸无处可搁的令狐绹不觉大怒,从而就疏远了温;使温在考进士时受尽磨折。但温毕竟是很有才华的,后来令狐仍向他咨询一些事情。谁知温又慢条斯理地拿令狐开玩笑,说大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南华经》里便可找到;要知道,它并不是什么冷僻的书嘛,所以相公在治理国家大事之余,也不妨多看看些书。这话更是惹恼了令狐绹,从而他就不再理会温了。所以温在诗里就写有“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的句子,④用来表明他自己的深沉慨叹,但于事却已无补了。
到了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仕途上略微有些起色的温庭筠,出任选拔秀才的主考官。由于自身深受进士考试的一再打击,所以他对那些贫寒家庭出身的读书人很能照顾,极力予以荐拔。但他的官也就仅仅做到国子助教而已,后来他却又不幸流落而死。⑤这可真要令人为之洒上一掬同情之泪了!
按:① 此据《旧唐书》等,而《新唐书》作“温廷筠”;至于《北梦琐言》则又作“温庭云”。② 此据《北梦琐言》卷四,而《唐才子传》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则以为温跟令狐绹之间事,恐非是。③ 醹,《唐诗纪事》作“醽”,可从。路,汲古阁本作“远”,可从。而“沾”一作“沾”,实同。又,累,去声。④ 胡震亨《唐音癸签》则以为此诗句属温哭其亡友之作,原作“终知此恨难消遣,辜负《南华》第二篇。”俟再详考之。⑤互参本书《登第凭谁怜下第》。
温庭筠的诗词、作品
相关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今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