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生业缘
-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
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
佛母白言:愿圣者说。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上一篇:分身集会 下一篇:阎浮众生业感 -
作者:佚名
这时,佛的生母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萨恭敬合掌询问道:“圣者,阎浮提的众生造业有大有小,千差万别,他们所受的果报也有种种不同,具体来说又是怎样的呢?”地藏菩萨回答说:“千千万万的世界或国土中,有的有地狱,有的没地狱;有的有女人,有的没女人;有的有佛法流传教化,有的没有;或者如声闻、辟支佛一样的圣者及其教法,有的有,有的没有。不单单是地狱才算是罪报。”
摩耶夫人重又请教菩萨说:“圣者,我只想听听阎浮提的众生,因造种种罪而遭受种种果报的情形是怎样的。”
地藏菩萨回答说:“圣母,请您细听,我将阎浮提众生造罪受报的情形大略说一下。
”佛母回答说:“请圣者讲一讲吧!”
这时,地藏菩萨就对圣母讲:“南阎浮提众生造罪所得报应的情况是这样的:倘若有众生,不孝顺父母,甚至起恶心杀害父母的话,那就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恭敬、不尊重佛教经典,也将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众生侵占、损坏佛经、佛像、经典及寺院的财产物品,勾引僧人或奸污尼众,或是在寺庙里恣意搞邪淫的活动,或是杀害、打骂出家僧尼等,做了这些恶事,也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的众生,穿了出家人的服装,假装虔诚向佛,但内心贪恋俗世,将寺庙及僧众公共财产据为己有,为了名闻和利养,欺骗居士信众,违背佛门戒律,造出种种恶业。像这样的人,也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倘若有众生偷窃寺院的用具、财物、粮食、衣物等,哪怕只是一件小东西,不经寺院或出家人同意而私自取用的话,也得要堕入无间地狱,即使经过千万亿劫的久远时日也还没有出头之日。”
地藏菩萨总结说:“圣母,若有众生做了如上面所说的种种罪行的话,那就一定会堕入到五无间地狱里去受极大苦,在这期间,想要祈求哪怕刹那之间的停止都不可能啊!”
摩耶夫人再次问地藏菩萨说:“为什么将这个地狱叫做无间呢?”
地藏菩萨解释说:“圣母,所有的地狱都在大铁围山里边。要说大地狱,那就有十八所。其次有五百所,名称都不一样。再其次有千百所,名称也都不一样。所谓无间地狱,它的狱城周长有八万多里,城墙全都是用铁化成,城高一万里,在城墙顶上大火弥漫,连一点空隙都没有。在狱城之内,各个地狱互相连接,名称各不相同,特别有一个地狱,名字就叫‘无间’。这个无间地狱,周围有一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也都是纯铁化成。狱墙上燃烧的火焰一直通到墙根,墙根的火焰烧到墙上,铁蛇、铁狗也都是烧得火红,喷出火来,在狱墙顶上来回奔跑,驱赶那些想爬出城去的罪人。
狱中有大铁床,绵延布满一万里。若一个人受罪,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的周身躺在铁床上遭受折磨;若千万人受罪,也都看见各自的周身躺在铁床上遭受折磨。这都是由于众生犯了众多严重的罪恶,所得到的苦报啊。
另外,这些罪人还要承受许许多多各种各样其他的痛苦折磨。那里有千百个夜叉、恶鬼,张开了血盆大口,暴露出像剑一样锋利的牙齿,眼睛像闪电一样在黑暗的地狱里发光,手像铜爪一样结实,把罪人们拖来拽去。有的夜叉用大铁戟来戳罪人,有的刺中罪人的嘴巴、鼻子,有的刺中腹部或背部,把他们挑起来扔向空中,再用铁戟把罪人刺中接住,扔到大火烧红的铁床上。在空中还有许多铁鹰,专门啄食罪人的双眼;还有铁蛇缠住罪人的头颈使他们喘不过气来。罪人全身的关节骨骼里,都被钉上长长的铁钉。或者把罪人的舌头拔出来,用铁犁在上面耕犁;或者把罪人的肠子抽出来寸寸斩断;或者把烧熔的铜汁灌在罪人的口中;或者用烧红的铁水浇在罪人的身上……种种刑罚,万死千生,生了死,死了生。无间地狱里如此种种惨酷的折磨,都是由于众生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所招感的恶报啊!罪人一旦堕入无间地狱,就要经过千万亿劫漫长的折磨,出离之日,遥遥无期。
一旦这个世界毁灭之时,便会自动转生到其他世界的地狱中去;那个世界毁灭之时,再转寄到另一个世界的地狱当中,就这样循环转寄,无有休止。当这个世界重新生成之后,还会再转到这个世界的地狱中来。无间地狱里罪报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此外,这个地狱之所以称为无间,是因为它是由五种特别严重的报应所组成的,所以叫五无间。
第一,日日夜夜折磨不断,以至于累经劫数,也没有片刻时间的间断,故称为无间。
第二,一个人身在狱中,其狱是满无间隙的,许多人身在狱中,其狱也是满无间隙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亦称为无间。
第三,该狱中的种种刑具和刑罚的方式五花八门,种类俱全。如铁叉、铁棒、铁鹰、铁蛇、铁狼、铁狗、石碓、石磨、铁锯、铁凿、铁锉、铁斧、铁水、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等。或用铁链绞罪人的颈;或用铁水浇罪人的身体;饥饿时以铁丸子令罪人吞食;干渴时让罪人喝滚烫的铁水……就这样痛苦不堪地承受刑罚魔子谏父,一种接着一种,在无数大劫的时间里从不间断,所以称为无间。
第四,无论是男是女,是汉族或是少数民族,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无论是成人或是小孩,无论贵如君主还是贱如乞儿,无论是人类还是龙、神、天人、鬼道,不管是六道中哪一类的众生,只要生前犯有上述罪行的,都会感应到这地狱来,共同受苦,没有丝毫差别,所以称为无间。
第五,一旦进入这个地狱当中,从一开始起直到百千大劫,期间的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要经历万死万生的痛苦。在任何时候想要有一念间的暂停生死都不可能。除非业报已尽,方能离开地狱去别处受生,从这意义上讲,称为无间。(注:这与第一点不同。第一点说明累经劫数,强调时间的长久。这里说明一天一夜之间即经历万死万生,生死苦楚连绵不断,连一念的休息都没有,强调痛苦的程度。)”
地藏菩萨最后对圣母说:“无间地狱的情形,粗略的来说就是这样,假如要详细叙说地狱里的刑具刑罚,众生受苦的惨状,那就是用上一个大劫的时间也说不完啊!”摩耶夫人听完地藏菩萨的讲述之后,深为那些在地狱当中受苦的众生而悲忧痛心,恭敬合掌,并向地藏菩萨顶礼,退回到原来的座位中去了。
-
作者:佚名
在本品中,佛母摩耶夫人向地藏菩萨询问阎浮提众生的造业差别及所感恶趣的情形,地藏菩萨首先为佛母讲述了无间地狱的造业因缘。若是犯了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侵损常住,玷污僧尼;伪作沙门,欺诳白衣;偷窃常住财物等罪行,则当堕五无间地狱。继而,地藏菩萨解释了该地狱之所以号称“无间”,是因为在该地狱中,日夜受罪,无时间绝;一人亦满,多人亦满;罪器刑罚,苦不堪言;不论男女、贵贱,罪行业感,悉同受之;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最后,地藏菩萨告诉佛母摩耶夫人,若是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即使用上一劫的时间也说不尽。
地藏经·观众生业缘译文
地藏经·观众生业缘评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今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库全书
- 「论语」
- 「周易」
- 「冰鉴」
- 「素书」
- 「明史」
- 「孝经」
- 「史记」
- 「周礼」
- 「尚书」
- 「左传」
- 「茶经」
- 「元史」
- 「礼记」
- 「心经」
- 「论衡」
- 「宋史」
- 「易传」
- 「晋书」
- 「六韬」
- 「汉书」
- 「华严经」
- 「镜花缘」
- 「罗织经」
- 「公羊传」
- 「传习录」
- 「太玄经」
- 「抱朴子」
- 「孽海花」
- 「阴符经」
- 「圆觉经」
- 「千金方」
- 「楞伽经」
- 「黄庭经」
- 「法华经」
- 「战国策」
- 「三国志」
- 「水经注」
- 「旧唐书」
- 「百家姓」
- 「伤寒论」
- 「商君书」
- 「红楼梦」
- 「水浒传」
- 「三字经」
- 「北齐书」
- 「山海经」
- 「新唐书」
- 「淮南子」
- 「搜神记」
- 「西游记」
- 「后汉书」
- 「千字文」
- 「金刚经」
- 「地藏经」
- 「弟子规」
- 「菜根谭」
- 「大唐西域记」
- 「神农本草经」
- 「徐霞客游记」
- 「声律启蒙」
- 「贞观政要」
- 「随园诗话」
- 「文心雕龙」
- 「濒湖脉学」
- 「朱子家训」
- 「幼学琼林」
- 「孙子兵法」
- 「老残游记」
- 「孔子家语」
- 「吕氏春秋」
- 「容斋随笔」
- 「聊斋志异」
- 「围炉夜话」
- 「笑林广记」
- 「资治通鉴」
- 「三侠五义」
- 「太平广记」
- 「颜氏家训」
- 「天工开物」
- 「世说新语」
- 「无量寿经」
- 「剪灯新话」
- 「醒世恒言」
- 「警世通言」
- 「小窗幽记」
- 「了凡四训」
- 「本草纲目」
- 「三十六计」
- 「陶庵梦忆」
- 「孙膑兵法」
- 「隋唐演义」
- 「封神演义」
- 「增广贤文」
- 「黄帝内经」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六祖坛经」
- 「梦溪笔谈」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