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简介
-
梅尧臣所在朝代:宋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 石兰
- 濄口得双鳜鱼怀永叔
-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 金山寺
- 书哀
- 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
- 梦登河汉
-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 汝坟贫女
- 东溪
-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 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
-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 和中道伏日次韵
- 梦后寄欧阳永叔
- 问洛上王宰访商山青竹鞭
- 答中上人卷
- 苏幕遮·草
- 陶者
- 考试毕登铨楼
- 春寒
- 翠羽辞
-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 将行寒昭亭祠喜雨
- 一日曲
- 悼亡三首
- 依韵和永叔见寄
- 答裴如晦
-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 泊下黄溪
- 韩玉汝遗油
- 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 玉楼春
- 村豪
-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 夜听邻家唱
-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 送潘歙州
- 黄敏复尉新城
-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
- 登泰山日观峰
-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 春晴对月
-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 逢雷太简殿丞
- 逢牧
- 和腊日
- 鲁山山行
- 玉楼春
- 谕乌
- 答裴送序意
-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 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 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 和吴冲卿元会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
- 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哀国子黄助教
- 哀马
- 大风
-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
-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 李审言遗酒
- 玉汝遗橄榄
-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 叔治遗草虫枕屏
-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 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
-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 观杨之美画
- 得王介甫常州书
- 答宣阗司理
- 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
- 答中上人卷
-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 读贤愚录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 和谢舍人洊震
-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 和正仲再和罢饮
- 红梅
-
生平
作者:佚名
据《至德县志》记载: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年-1038年)任建德县令,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后,人民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梅城后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梅公亭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三次重建,民国七年(1918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泐于亭基岩壁之上。亭,砖木结构,呈长方形,画栋雕梁,为楼阁式建筑,面筒形黑色陶瓦,四角飞翘,周植古松翠竹,景色宜人。“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16岁乡试未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攻读再考,就跟随叔父到河南洛阳谋得主簿(相当于现今的文书)一职,后又在孟县、桐城县连续担任主簿职务。在连任三县主簿之后例升知县,召试,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梅尧臣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抱有远大抱负,他原名“圣俞”,后改“尧臣”,意为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有遇到圣君。
梅尧臣任建德县令的期间,县署外有圆破旧的竹篱,常年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民众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对于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名人,且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形式表达民间百姓的怨愤,人民自然崇敬他、热爱他。所以梅公的德政、仁政在时隔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东至人民中传诵。
梅公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被称为“苏梅”,又和欧阳修是好朋友,都是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他的诗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风格平淡朴素,而又含蓄深刻,他在建德写下的大量诗作中,其中写农民的有《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这首诗用农民的口气,申诉了农民遭受的苦难。在《小村》诗中曰:“寒鸦得食日呼伴,老奥无衣犹抱孙,磋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在《陶者》一诗中,他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诗曰:“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住大厦。”尖锐明朗,读后使人强烈地感到不平。梅公在公务之余,还经常步出县衙,流连于建德、东流、池州的青山绿水之间,写了不少咏景咏物咏友的诗,从梅尧臣在建德留下的百篇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梅尧臣的独特风格,它平易而深刻,细腻而贴切,凝炼而又有自由,新巧而又泼辣,他在一向被抒情诗用惯了的短小形式里,能够突破陈规,做到议论突出,谈吐不凡。在山水景物的描绘方面,也形成了刻划个性、摹写细节的特点,给人以新鲜细致的感受。
“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这是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南有佳茗赋》的开篇语。梅尧臣于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调任建德(今东至县)县令,直到景佑五年(1038)离任,在建德县为官5个年头,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有佳著赋》就是他在任时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后所作,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采茶官也!”“采茶官”这是一个多么亲切、谦和的自喻。封建时代的父母宫,能把自己与采茶农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多么可亲可敬啊!
轶事典故
作者:佚名
在一次进士考试时,尧臣为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但为了避嫌,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事有碰巧,欧阳修取为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巩所写。
梅尧臣的诗词、作品
相关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今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